“燕孙跟项城说:如果取消帝制,那么天天在盼望封爵封官的人,自
迎新是迎黎元洪;送旧是送平天冠,躺在彰德太昊陵上一株千年神柏所制的棺中的袁世凯。
六月二十三日,黎大总统派阁总理代表致祭,前一天并发表明令,派河南巡使田文烈主办“袁林”工程。皇帝的墓园称为“陵”,用谐音的“林”,是为了安死者。
六月二十八日,由中南海居仁堂启灵:是三十二个人抬那柏木棺。黎大总统等在新华门,灵柩经过一鞠躬,了新华门,舁夫增至八十人,全阁员、清室代表溥,步行执绋。到东安门,送葬的行列加各国公使,直到前门车站。“导”的顺序是特别挑选过可以担任仪队的军警;中西乐队;骑兵护送的礼轿;袁世凯生前所骑的一匹枣骝;六十四名和尚,三十二名喇嘛,手执法,一路念经;灵轿,除了袁世凯的大照片以外,还有他在世所用的衣冠及所得的中外勋章;披麻孝的儿孙;的一串白布小轿,不时传嘤嘤哀哭之声;最后是执绋的队伍。这个“民国皇帝”的大丧,着实闹,老百姓倾巷来观,不消说得。
“项城在取消帝制期间,有时候一天要找我三次,其实也没有什么事,不过那时候大家都怕见项城,他实在无聊不过,只好找我去聊天。”张一麟接着又说,“项城有一天跟我说:‘梁燕孙本来不赞成帝制,后来劝我,决不可取消。我觉得他的话很有理。’”
另外还有个师傅梁鼎芬,对于张勋亦颇兴趣,很想在北洋政府中找个人居间,一番拉拢的工作,无奈迎新送旧,正忙得不可开的当儿,只得暂且搁不提。
“照这么说,他是忠臣?”溥仪问说。
“项城是去世了,北洋团不可分散。”徐世昌就在灵前召集会议,以主席的份发言,“帝制时期,北洋同人不免有分裂的现象,大足以使亲痛仇快。项城临终前几天,跟仲仁最亲密,有许多心事吐。我想请仲仁来追述遗言,当着项城灵前,大家作一番自省,以在天之灵。诸位看如何?”
“他在徐州,不便召他来。臣可以找张照片给皇上看。”
“是。”陈宝琛肯定地回答,“确是忠臣。”
到得前门车站,在一百零一响的礼炮声中,灵车南,伴灵的除了袁氏家属以外,还有徐世昌、治丧委员曹汝霖及黎大总统派到彰德送葬的代表蒋作宾。当然,张镇芳、雷震、袁乃宽之类的心腹,也是少不了的。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一路南,逢站必停,以便接受路祭,因此走了一天一夜,始到彰德。在袁世凯“洹上归隐”的“养寿园”中停灵设祭,这时北洋系统的督军,纷纷到达,举行“团”公祭,主祭的自然是徐世昌。
“虽然是民国,张勋跟他的兵,都留着辫。袁世凯于民国二年,扑灭‘二次革命’,就亏得辫兵攻南京,才能成功。”陈宝琛又说,“隆裕太后大丧,张勋发了通电,说‘凡我民国官吏,莫非大清臣民’,总算很难得的。”
“是忠臣,我几时看看他,得什么样?”
,说成是“癞蛤蟆成”,是“癞蛤蟆难过端午节”,果然应验了。
当然不会有人反对。于是即刻派人到里面,将在袁世凯书房中整理遗稿的张一麟请了来,由徐世昌说了缘由,请他讲话。
现在徐州会议的决定,证明了他的主张是正确的,因而对徐州会议的策动者张勋,也有了好。
第二个好消息就是徐州会议的决定。陈宝琛尤其满意,他是主张暂时维持现状,以待“圣德日”,徐图“中兴”。当王壬秋为他的得意弟杨度邀约京来捧帝制的场时,王壬秋疯疯癫癫,既似拥袁,又似唐伯虎在明朝宁王宸濠门,佯狂自污一般,一面故意误认“新华门”为“新莽门”,一面又作了一副谐联,谩骂共和制度,叫作“民犹此也,国犹此也,何分南北;总而言之,统而言之,不是东西”!陈宝琛将这副对联说给溥仪听时,还加了个横额:“旁观者清”,用成语而双关,正表明了他的主张,随民国的南北纷争,采取袖手旁观,不介纠纷,保优待条件,最为明智。
张一麟自不免为难,因为袁世凯临终前批评了许多人,大半在座,如果照实直言,会造成很尴尬的局面。于是很仔细想了一会儿,觉得有段话可以说。
这话令人颇意外。先劝,后来又劝袁世凯取消帝制的人很多;先反对,后来又不主张取消的,恐怕只有梁士诒一个人。他是为了什么?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